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19951115日正式确定每年423日为“世界图书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2021423读书日,掌阅精选联合德思勤24小时书店、码字人书店、PageOne书店、入海口书店联合为读者奉上【423书店不打烊】主题书单。为读者提供优质图书内容,拓展多维度阅读场景。




文 | 掌阅精选


《请照顾好我妈妈》

申京淑
推荐理由:为了给年迈的父母过生日,四位子女邀请他们来首尔。在首尔的地铁站,妈妈却走失了。丈夫和子女相互埋怨,散发寻人启事,想方设法寻找她。他们追寻她的踪迹,复原有关她的记忆……这才发现,竟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她。子女和父亲,开始交替回忆自己和妈妈的故事,一点点拼凑出她作为一个女人,而非“母亲”的人生。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母亲的故事。命运让她出生在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年代,她逐渐忘记少女时代的梦想,成为“母亲”,为家庭和儿女奉献一切,湮灭了自我。可她以令人难以想象的坚韧,繁衍出更多的爱。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吴钩
推荐理由:本书作者通过对海量的各类记述宋朝的文献和各种各样的宋画的解析,从生活、社会、经济、法政四个层面展示了中国封建历史上可能最为文明、现代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驳斥了关于宋王朝“积贫积弱”“皇权专制的高峰”的传统论断,还宋朝文明以本来面目。这些历史细节组合起来,便展现出一种非常“现代化”的宋朝社会景象,让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不仅是重新认识宋朝,也是重新认识中国历史的开始。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林奕含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惊人而特别的小说,小说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锐的感受力、又是一个近距离目击者,使这整件事像一个“幸存的标本”那样地被保留下来。整本书反覆地、用极度贴近被侵害者的视角,直直逼视那种“别人夺去你某个珍贵之物”的痛苦──且掠夺之人是以此为乐。
 
 

《我因此爱你》

韩东
推荐理由:《我因此爱你》这本诗集里的作品,是从韩东所有作品中经过再三衡量、筛选出的精华之作。这本书中所展现出的韩东,才华横溢、深情款款,与市面上的其他韩东诗集皆有不同,别具一格,值得典藏。韩东的诗作,往往能在语言和抒情的完美结合上。他的语言质朴天然、典雅多姿,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他诗作的内容多扎根于人类的心灵,贴近生活的真谛,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大师。
 
 

《找王菊花》

杨黎
推荐理由:《找王菊花》收录了杨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经典的诗作70余首,既有《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张纸牌》这样的早期代表作,又有新世纪创作的《找王菊花》《远飞》系列的作品。杨黎的诗歌,放任自如、趣味十足、先锋性强、生命力活跃,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大量的读者,在中国当代诗坛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断舍离》

山下英子
推荐理由:断舍离是通过立足当下和新陈代谢原则,梳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先从观念上认识现状,停止自我否定,构想居所具体布局,然后通过杂物整理了解当下自己的真实需求,进一步构筑令自我愉悦的生活状态。作者将断舍离以“日常新整理法”作为入口介绍给读者,将整理原则归为五大类:“三分法”、“7·5·1法”、“1 out 1 in法”、“one touch法”、“自立·自由·自在法”。通过衣柜-壁橱-厨房-餐架-冰箱-书架-厕所-玄关-客厅&餐厅-再利用的物品的整理顺序,帮助读者逐步清理自己的生活空间,重新获得愉悦的感觉。
 
 

《黑箱:日本之耻》

伊藤诗织 
推荐理由:本书是日本MeToo运动核心事件全纪实。201543日,伊藤诗织就工作签证问题与当时TBS电视台华盛顿分局长、首相安倍晋三传记作者山口敬之相约进餐会谈,却遭对方性侵。之后的一年,面对媒体、社会、司法的重重壁垒,她不断诉诸法律。为何司法系统无法制裁伤害女性的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社会不公、大众冷漠、舆论暴力兴盛的今天,应当如何生存、如何自救?

 

《人生由我》

梅耶·马斯克 
推荐理由:梅耶在书中真诚地分享了关于美丽、职场、家庭、教育和健康等人生问题的经历和建议,我们或许无法避免遇到与之相似的困境,但可以像她一样积极应对。世上没有一步到位的解决办法,我们要有足够的常识和制订计划的能力;不必把人生中的每一次改变都精确到细节,可以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再着手解决;拥有良好的心态,让外表和内心一样“胸有成竹”,不因为爱而羞愧或恐惧,人生由我。
 
 

《走出唯一真理观》

陈嘉映
推荐理由:本书是陈嘉映先生选编自己于20072018年间所作演讲、访谈与评论结集。有不同的道,从前有不同的道,现在有不同的道,将来还有不同的道。重要的问题不是找到唯一的道,而是这些不同的道之间怎样呼应,怎样交流,怎样斗争。你要是坚持说,哲学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体系,那我不得不说,哲学已经死了。哲学,尤其今天的哲学,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们之所求,首先不是让别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我个人想要的是,认真思考,认真表述这些思考,召唤爱思考的人来一道思考。”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

马特·摩根 
推荐理由:1952年,因感染病毒而命悬一线的12岁女孩在世界上第一间重症监护室中重获新生。以这个故事为起点,重症监护室资深医生马特·摩根讲述了重症医学背后的历史沿革与科学发展。摩根医生借助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上述真实病例,使我们逐步了解重症监护室的日常运作,深入认识人体不同器官的功能与奥秘,并告诉我们,在生死关头应如何救人或自救。许多病人最终康复出院,另一些不幸离世的病人也没有被忘记,正是他们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对死亡的理解,也让我们更明白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

来源:泰州市姜堰区图书馆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