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渡·北归·离别 // 大师远去 再无大师 “大师”这个称呼,在这个时代多多少少有些变味。打着“大师”名义招摇撞骗的人太多,有真才实学的人太少;想靠着一两句“不可说的天机”走捷径的人太多,愿意沉下心来苦读修炼的人太少。 不是社会缺乏文化气息,而是人心太过浮躁。 上世纪初,清朝没落,民国初创,军阀割据,革命蜂起,神州大地经历了百年未遇的新旧交替和血火洗礼。然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却涌现了一大批令人感到高山仰止的“大师”: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 他们在敌人的炮火下护送文物和图书南渡,在战争的硝烟中为挽救历史建筑奔走,在山区的艰难环境下进行生物科学实验,在敌机的轰炸中坚持讲学授课……正是因为有这最后一批大师,“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才能在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 岳南的《南渡北归》三部曲,是首部全景描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的史诗巨著。写的是中国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 《南渡》 《南渡》是《南渡北归》第一部,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抗战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群雕。 《北归》 《北归》是《南渡北归》第二部,着重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到选举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为止。突出地再现了这些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颠沛流离的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 《离别》 《离别》是《南渡北归》第三部,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在1949年建国前后的人生命运与治学精神,描述客观,分析透彻,字里行间流露出热爱祖国文化的深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