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Lantern Festival


图片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又被称为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春节系列活动的第二个高潮‍‌‍‍‌‍‌‍‍‍‌‍‍‌‍‍‍‌‍‍‌‍‍‍‌‍‍‍‍‌‍‌‍‌‍‌‍‍‌‍‍‍‍‍‍‍‍‍‌‍‍‌‍‍‌‍‌‍‌‍。此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各地的传播认同过程。流传至今,元宵节仍是万众所盼的佳节团圆的好时节,在这一天里街角巷尾都满溢着幸福温馨的味道,满处火树银花,喜气洋洋。



图片

元宵由来

上元佳节

元宵节是汉文帝刘恒上台后,为了庆祝消灭诸吕、恢复刘姓执政而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的。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二个儿子,他当了皇帝,深感创造太平盛世不容易,就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日定为庆祝性节日,元宵就是元夜、元夕,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定为元宵节合乎人们的愿望,也让人感到吉祥如意。这一夜京城不实行霄禁,百姓可以自由上街观灯游玩。

图片



图片

元宵习俗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图片



元宝汤圆


图片


元宵古称“浮元子”,是一种雅俗共尝,甜而不腻,脍炙人口的民间小吃。


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元宵文化

欢乐闹元宵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适应了中国社会广大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要。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图片



图片

美食与美好节日,皆不可辜负。元宵意蕴着合家团圆的美好愿望,在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共享节日美满之时,何不来品尝佳节美食,一起感受那份难得的美好?

《食道通天》

图片

《食道通天》是作者李书崇花费数年时间创作的一部美食笔记。详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本书旁征博引,夹叙夹议,有史料有观点,有逸闻有亲历,将食之道上升为天之道,将中馈上升为家国,将以食为天的东方民族精神挥写得淋漓尽致。


《食道通天》为读者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感受美食魅力、领略美食家风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