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有千亿颗闪耀的群星,而我们所处的蓝色星球如此与众不同,它经过千万年的演化,孕育出千姿百态的风景与无数非凡的生命。 亚马逊河蜿蜒流过繁密的雨林,醒来的猿猴在闪光的树叶间等待黎明; 晨光撒遍大地的前夕,一片红云般的火烈鸟终于抵达肯尼亚博格利亚湖; 成千上万的黑脉金斑蝶如同金箔般铺满墨西哥的天空; 远在中美洲哥斯达黎加西北部的阿雷纳火山或许正蠢蠢欲动地酝酿着下一场爆发…… 地球上有150多万种动物,35万种植物,高低错落的山峰,生生不息的草原,鱼群游弋的江河…...世界如此之大,自然界如此神奇,拥有着球籍的万事万物,总是息息相联。 本期为您推荐五本好书,从山川风物到自然生态,从微观世界到宏观宇宙,让我们感受生态之美,自然之美,文化之美! 01 《汪老师的植物笔记》 推荐理由:六十余载,山川课堂,饱读自然奇异;一百来种,植物笔记,尽显生命瑰丽! 地球上有数十万种植物,或远在天边,或近在咫尺,姹紫嫣红、千奇百怪,它们共同为人类的生活环境编织了美丽的衣裳。但,你留意过它们吗?是否观察过身边的花草树木,知晓那棵树的名字,记住那朵花的模样?甚至,为它们做一份观察笔记? 年已九旬的北京大学植物学教授——汪劲武老师就一直默默做着一件事: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用科学的语言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用轻快的文字分享自己的实践体会。六十余载的观察心得、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温和细腻的情感体悟,汇聚成了这本充满“植物学者风格”的植物笔记。 跟随汪老师一同认花识草,学习观察植物的科学方法和技巧,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聆听自己的心声。 02 《巴西:未来之国》 推荐理由:德语文学巨匠茨威格的传奇杰作,了解巴西的百科全书,寄托着一个理想主义者绝望前的天真与热忱! 《巴西:未来之国》可以看作是茨威格为巴西写的一部传记,是茨威格第二次前往巴西时创作的一部全面介绍这个国家的作品。前半部分从历史、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展示了巴西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后半部分则以城市为单位,介绍了巴西不同的城市特色。书中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时至今日,仍是了解巴西不可不读的书籍之一。 03 《创造自然》 推荐理由:著名博物学家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看启蒙时代的古典通才如何用尽一生的心智与激情丈量世界,定义自然! 18世纪的人类以“进步”为关键词,不断投身改造自然的热潮,可也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在这一时期众多探究“如何理解自然”的科学家中,有一位浮士德式的人物:他将科学与想象结合在一起,以“生命之网”的整体视角重新审视自然。他,就是亚历山大•冯•洪堡。 这是一部关于博物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传记。洪堡很早就提出了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的见解,其探险足迹一直从南美洲的最高峰延伸到西伯利亚炭疽病横行的草原,通过洪堡对世界的科学丈量,让我们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洪堡极富创见性全景式自然观念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启发。 04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推荐理由:世上没有任何一副图景能像美丽的夜空一样灿烂迷人,没有任何一副照片能像天文望远镜拍摄的宇宙背景照片一样辉煌壮丽。 几千年来,深邃而广阔的星空,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无数的人,引发人们无限的好奇、向往、沉思和探索。 星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这本书不仅告诉你星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还将天文学家的探索过程一一呈现出来。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再到类星体的距离;从三角视差法,再到普遍红移;作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天文学家及天文知识娓娓道来,讲解通俗易懂,类比恰到好处。天文知识是世上最迷人的知识,只要你稍有涉猎就会着迷。 05 《沙郡年记》 推荐理由:“现代环保之父”利奥波德花费40年时光,记录下关于自然的景象和思考。 这部作品以优美灵动的文字描绘了20世纪中期以前美国南部各州的生态状况,同时通过严肃客观的分析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土地伦理、生态良知等问题的看法。 你的生活里有的山和海,是地铁里的人山人海,是匆忙赶路的不敢停歇。但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看众雁归来,在野地垂钓……如果身体不能随意旅行,至少你要让心随这本书在路上。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