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图片


钱钟书,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原名仰先,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书,父亲于是正式为他取名为“钟书”。

 

钱钟书生在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15岁乃知《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 等选本,从此开始系统阅读,是一生治学之始。

 

19岁考入清华大学,报考时数学成绩不及格,却因为突出的国文、英语成绩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入校不久便名震校园。


图片


22岁那年,他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先生,从此开启了“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一代才子才女的浪漫爱情。

 

25岁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

 


31岁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期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两部作品。写作《围城》时,他困顿于上海沦陷区,彼时的经历和情绪对这部著作题旨和书名影响深刻。

 

35岁,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他的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诗文评《谈艺录》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图片







他是文学天才,热衷于读书,研习百家著作、游学欧洲,阅历丰富;他拥有超凡的记忆能力,精通多种语言,能背诗文无数,经史子集信手拈来、头头是道,有人称誉他是“博学鸿儒”、“文化昆仑”

 

他说,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他有狂者的风度却又表现出狷者的个性,狂得直率可爱、可敬而复可亲。余英时评论先生:自负有之,但有分寸。

 

“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钱先生的情话,字字直达心头。他和杨绛一见钟情,一起经历过战乱、文革,同甘苦,共患难,把彼此揉进了各自的生命中,是真正做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

 

他是怎样的钱钟书?





《钱锺书》




图片


内容简介:

19世纪以来,新兴的中国知识阶层出了几位学贯中西的巨人,如严复、胡适,而钱钟书可能是这一脉在20世纪后期一位代表人物。


1980年代之后,钱钟书逐渐受到中外学界的肯定,一股钱钟书热愈烧愈旺,隐然有“钱学”成形之势;多少人到了北京,都要慕名前往三里河的钱宅一访。然而,对照钱钟书一生:青年意气风发,惜墨如金;中年身处铺天盖地的斗争浪潮中,立说无着,美志不遂;晚年即使有意创作,也有时不我予之憾——这股热闹的背后,却是无可奈何的苦劳,无可言喻的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