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的一个多月,血腥屠杀30余万中国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其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都对现实有着巨大的警鉴价值。我们纪念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和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牢记战争的教训,从苦难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和平才会一直和我们同在。
12月1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这段历史。勿忘国耻,才能振兴中华。
本书以详尽的事实和大量一手资料,发掘出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详细记述了南京大屠杀。书中涉及大量详实史料,包括大量死难者亲友的控诉“呈文”,多篇日军当事人的“阵中日记”文稿,当年留在南京城内的外籍人士的报告,日本、国际社会上留存的一些新闻报道资料等。作者力求从多角度全面地记录此历史事件,促使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