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雨/水
雨
水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三
候
草
木
萌
动
二
候
鸿
雁
来
一
候獭祭鱼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 它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 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便是说雨水节气前后 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的到来并不代表降雪自此结束 反之,因雨水时气温多变 暖空气和冷空气仍处于交锋阶段 故此时我国北方一些地区仍在下雪 尚未走出冬天的范畴 而南方的西南、江南的大多数地方 则已呈现出一派早春景象 气温回升、暖湿空气活跃、降水增多 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 便是指此时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故此时民间也有 “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等农谚流传 由此可见雨水节气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那么,雨水时都有什么样的节气习俗呢? zhuàng 撞 bài 拜 jì 祭 雨水时有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以让孩子拜认干爹的形式祈求孩子健康平安成长的习俗。主要分为“撞拜祭”和“拉保保”两种形式。 “撞拜祭”指的是雨水这天一早。家长手牵幼子守在路边,等待第一个从路上经过的行人,让儿子或女儿对其磕头拜寄。若对方领了拜寄就意味着认下了这个孩子。 lā 拉 bǎo 保 bǎo 保 而“拉保保”指的则是在雨水这天,要给儿女请干爹的父母们会手提装有酒菜香蜡的提篮,带上自家的娃娃,在茫茫人海中为娃娃物色一个干爹。 huí 回 niáng 娘 wū 屋 雨水时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民间到了雨水时节时,出嫁的女儿会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需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以此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需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雨水节气到来后地湿之气渐升 早晨亦有露、霜等物出现 针对这样的物候特点 在饮食调养方面应更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 薏苡仁党参粥 做法:准备30克薏苡仁洗净放凉水中浸泡2小时备用,15克党参切成薄片、200克粳米淘洗干净后将三者放入锅中加水先用大火煮沸,锅开后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30-40分钟后放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补气补血 雨水时天气较凉 要注意随时根据气温变化增添衣物 不要过早褪去冬衣 同时也不要过多食用寒冷的食物或喝凉茶 可适当吃些较温软的甜食 以养脾胃,避免脾胃受凉 此时仍然不宜做剧烈运动 应适当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为平缓的运动 让肝气慢慢和缓的上升 以此避免因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 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