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严武(726年—765年),字季鹰

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

唐朝较为著名的大臣之一

“平收蜀地”之功

其虽是武夫,然颇有文采

有诗集收录于《全唐诗》


图片



严武的父亲严挺之

与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曾同朝为官

乃是意气相投故交

所以严、杜两家成了世交


图片

虽然严武和杜甫相差了十几岁

但因为两家向来交好

两人也因此结为忘年之交


图片



严武来到成都之后

刚放下行李就立刻带着酒肉

上门探望杜甫去了

即使杜甫把小屋归置了好几次

还是遮不住破旧之相


图片


杜甫这样的大诗人

现在的日子过得穷困潦倒


图片



严武不免唏嘘

就想着自己可以开后门

给他在府衙里找个活干干


图片



于是就给杜甫写了首

《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

表面上是请杜甫来成都城游玩

实际上是想劝他当官


图片



             诗中写道:       jùn yí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鵕鸃冠”

这里提及的“鹦鹉赋”便运用了

汉末词赋家祢衡的典故


话说汉末词赋家祢衡

年少时便因文采出众

而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但他性格刚直高傲,不喜阿谀奉承


图片



代表作《鹦鹉赋》

便借鹦鹉的遭遇表达了自己不满现状

却又无力挣脱的人生悲剧


后来祢衡因过于张狂

年仅二十六岁便被江夏太守黄祖所杀




严武以此为喻

劝杜甫不要单纯以诗才自恃

只有做官才能发挥更大的才能


图片



杜甫自然知道严武让自己当官

是为自己着想,也很感动

但此时的他实在是被现实打击得不轻

确实不想再入官海浮沉


图片



就回了《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严中丞枉驾见过》等诗给严武


表面上是让严武多来自己的草屋做客

实际上却是婉拒严武所求


图片



他在《严中丞枉驾见过》中

便用了“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还应似管宁”

来回应严武提及的典故


晋时文学家张翰曾因闻琴声

识得会稽名士贺循

两人虽素不相识,但相谈甚欢


图片



不舍分别

所以张翰连家人都来不及告诉

便临时决定与贺循一同前往洛阳

尽显其随心所欲之性格




东汉时又有一位名叫管宁的隐士

曾为避乱远行至辽东

在此隐居多年,屡征不出


图片



杜甫以二人之事自比

侧面告诉严武

自己只想过自由的隐居生活

再也不想当官


图片



不过严武并没有就此放弃

还是经常往杜甫的小草屋里跑

给他讲天下形势时局发展

一起畅谈人生,展望未来

希望有一天杜甫能被自己打动,来辅佐自己


图片



只是让严武没想到的是

自己还没顺利说动杜甫


这样平静的生活就被打破了

宝应元年(762年)唐玄宗、肃宗父子相继离世


图片



时局动荡,严武被急召回京任职


图片



严武虽然奉诏入朝的匆忙

但还是没忘了动员杜甫


给他留了一首《酬别杜二》

觉得正值国家用人之际

杜甫此时做官必能有所作为



图片



杜甫面对老友的提议

左思右想还是觉得朝堂昏庸,无可救药

自己当官也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件事

不如纵马江湖


图片



就写了一首《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送予严武

与之告别


图片



严武离开成都没多久

蜀中大乱


杜甫为躲避祸乱

遂带着家人离开了成都

来到了梓州居住


图片



那么杜甫离开成都后又有什么样的际遇呢?

别着急,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