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

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

旦,谓“日”

“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元旦”一词在我国文学作品中

最早出现于《晋书》

“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图片



相传中国的元旦发展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不过当时的元旦代指的还是农历正月初一


那么“元旦”是怎么发展成公历的一月一日的呢?

一起来看“元旦”的发展历程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汉武帝之前




“元旦”的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具体所指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的元旦代指的是正月初一,但“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之前也并不统一。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



 汉武帝之后



图片


汉武帝之后,他规定每年春季一月为正月,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此法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民国时期



图片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在就职誓词中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图片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


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夏历正月初一的前后,因此便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晋代诗人辛兰曾作有《元正》诗一首

“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

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


诗中记述的便是元旦庆贺的情景


现代的元旦已被列入法定假日

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各地也有不同的庆贺方式




其作为世界节日

在世界各地也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如英国当地在元旦前一天

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


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


除此之外

英国还有新年“打井水”的风俗

每到元旦

人们都会争取第一个去打水

他们认为第一个打水的人为幸福之人

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


图片



比利时农村地区的人们在元旦早上

通常会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

先向它们拜年


图片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

在不同时代

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不尽相同


公历逐步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后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

把每年1月1日定为“元旦”


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

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