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是唐朝无数读书人中平平无奇的一位
在唐朝金光闪闪的诗人梯队里
几乎排不上任何名号
但张继并没有因为所处的朝代大佬太多而灰心 反而以此来鼓励自己好好学习 争取为官后也成就一番大事 但想在唐朝当官并不是学习好就可以的 在通过科举考试之后 想当官员的唐朝学子 还需要通过一场名叫“铨选”的选拔 (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 在这场选拔赛里 从学子的出身到被授予正式官职 乃至以后的停替参选、升迁等 都有规范的判定考试 只有通过考试的才能入朝为官 只要有一关没过,就得回老家重头再来 满心欢喜地来参加考试的张继 就是因为不知道折在了哪一关上 很快就收拾包袱坐船回了老家 这一路上张继越想越觉得不甘心 只要一想到自己寒窗苦读多年 结果还是没能报效国家 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恰好这天夜里船只停靠在河边 张继正长吁短叹的时候 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的寒山寺的敲钟声 他走出船舱一看 发现这凄凉孤寂的夜晚景色 和自己一事无成的心境倒也相辅相成 一时悲上心头 便吟诵下了一首《枫桥夜泊》 (也有一说称其为《夜泊松江》) 写诗本是抒发心意的无意之举 没想到张继却因此一战成名了 此诗通篇以“愁”为主题 诗人从前两句 对“落月”“啼乌”“枫叶”等意象的描绘切入主题 借景抒情 用静态的景物凸显凄清、悲凉的环境 表达自身愁苦、孤独的心境 而周边鲜红似火的枫叶 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虽然很美 但也对比出了 诗人此时客居别地、愁怀难遣的境地 更显“愁苦”之情 此诗现世之后 人们对诗作中所描绘的 寒山寺、枫桥等地生出了极大的好奇心 于是纷纷前往此处 想看看为什么面对这么美的地方 张继还是不快乐 于是这里很快就成了打卡名地 每天不停地接纳游客 可以说 张继就这样以一己之力 拉动了寒山寺地区的旅游业发展 时至今日也依旧声名在外 而原本只是个无名小卒的张继 也因这首著名的代表作得以跻身名家之列 为后世所熟知